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紧扣时代脉搏,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为导向,深度践行学科交叉融合方针,全力推动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协同发展,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矢志培育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类人才需在硬科技实力上出类拔萃,在创新创业素养方面表现卓越。学院致力于使学生达成以下关键能力素养:一是厚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道德担当;二是筑牢扎实的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根基,为专业学习提供坚实支撑;三是精准掌握机、电、信、计、控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构建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四是洞悉人工智能学科的理论架构、发展脉络、应用场景,以及其在社会、文化、伦理等层面的深远影响,培育敏锐的学科洞察力;五是具备强劲的知识应用能力与硬科技创业实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精准识别、深入分析并有效解决社会、企业及行业的实际需求与技术工程难题,彰显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六是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跨学科、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塑造卓越的全球竞争力,适应全球化发展浪潮;七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优化沟通表达技巧,增强团队协作与领导组织才能,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八是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树立产品思维与用户思维,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拔尖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典范,在时代舞台上绽放绚丽光彩,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学院毕业生经5年左右时间,应能在工作领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目标1(人文与数字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与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法律、伦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系统视角对产品定义、设计进行决策。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方法解决产品开发及复杂技术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目标2(专业和创新创业能力):能运用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硬科技项目进行构思和设计、在项目中体现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在相关领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承担产品定义、设计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将用户需求和社会机会转化为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具备快速行动和实践能力。
目标3(团队协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设计、生产或研发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及领导角色,有效协调和处理团队工作中的各项事务。
目标4(持续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及时跟踪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服务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能够成为推动地方“AI+产业+业态”创新发展的创业明星、产业领军人才和行业精英。
预期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有效运用相关领域知识和技术原则,解决工程问题及社会(用户)需求,承担相关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和实施,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创新意识;能评估、分析、解决与专业职位相关的工程问题;能够在产品开发、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具备良好的交流、合作、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能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